在我此前关于1011加密清算潮的三次分析中,我已剖析过预言机失灵、基础设施崩溃及潜在协同攻击等问题。今日我将聚焦或许是最关键却最被忽视的维度:本应维护市场稳定的做市商,如何成为引发前所未有流动性真空的主要推手,最终将可控回调演变成190亿美元的灾难。
理解做市商:理论与现实
在审视1011崩盘之前,有必要先了解做市商的基本职能。在传统金融市场中,做市商是一种连续报价的金融工具,作为买入价与卖出价的中介机构,通过买卖差价获利,同时承担着维持市场流动性的重要职能。
做市商的理论作用包括:
连续价格发现:维持反映公允市场价值的双向报价
流动性供给:确保交易者能够随时买入或卖出,而不会产生显著价格影响
波动平抑:吸收暂时性供需失衡
市场效率:通过跨平台套利价差维持统一定价
在加密市场中,做市商的运作模式类似,但面临着独特的挑战:
全天候市场,永不关门
成百上千家交易所间的流动性碎片化
与传统资产相比的极端波动性
有限的监管与义务
高频交易的技术基础设施要求
在正常市场条件下,这一体系运行相当良好。做市商通过提供必要流动性赚取微薄利润。但10月10日至11日那两天发生的情况表明,当激励机制与责任担当出现背离时,市场将会陷入怎样的境地。
流动性消失的时间线
做市商在1011暴跌期间的精准撤资行为显示这是协同操作而非恐慌所致。以下是流动性如何蒸发的详细时间线:
北京时间4:00:特朗普宣布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100%关税的消息席卷社交媒体。比特币随之从122000美元下跌。做市商虽维持头寸,但开始扩大买卖价差,这是市场标准的防御行为。